首 页 新闻资讯 政策法规 科技推广 安全监理 教育培训 农机维修 农机服务 农机机构  
 
  您的位置>>首页>>综合信息>>综合要闻
请选择字号【 】 
 
传递好农村金融“信用接力棒”
2021-10-22

   良好信用是获取贷款的重要条件。过去相当长一个时期,农村信用环境不太理想。一方面,大部分农民基本不贷款,也不敢贷款,谈不上建立金融信用。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抵押物,农民很难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即便一些地方的金融机构曾给贫困户贷过款,但部分贫困户贷上款后,认为贷的钱是国家给的,不愿意还款。甚至有的贫困户没有将贷款用来发展产业,而是用来消费了,导致无法还款,被金融机构锁定为“黑户”。因为信用不良,一些贫困户得不到贷款,无力发展脱贫产业。最终只得在地方政府的协调下,由金融机构特事特办,通过“信用洗白”,让这些贫困户贷上了款,走上了发展产业的正轨。从“三户联保”到“五户联保”,从5000元小额贷款到数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大额贷款,通过不断贷款,扶贫产业发展壮大起来了,由此农民们深刻认识到金融信用的重要性,还款主动及时,不少农民建立了良好的金融信用。

  进入乡村振兴阶段后,随着新兴产业的不断壮大和脱贫产业的转型升级,农民对资金的需求量加大,需要传递好农村金融“信用接力棒”。
  这是因为,农村金融信用培育是一个长期工程,而且随着贷款资金量的增加等因素,农村金融信用也迎来了新挑战,特别要增强大户和专业户的金融风险防控意识。此外,还有众多的农民没有贷过款,没有建立金融信用,需要大力宣传金融信用意识,引导农民形成“好借好还,再借不难”的基本信用意识。
  做好金融信用宣传工作不单纯是金融机构的事情,需要县乡村三级机构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努力形成齐抓共管、不留死角的良好局面。对此,各地做法不一,其中,通过培养“信用村”来培养“信用户”是一个好办法。近年来,一些地方金融机构积极“送贷下乡”。通过与村两委合作,将村里品行好、有产业的农民列为“信用户”,并建立相应的约束和优惠机制。一般一个村子有几十户“信用户”就可以成为“信用村”。由于有信用,农民获得贷款门槛低、利率低、速度快,“信用村”机制不但满足了专业村对现金流的需求,很好助力了产业扩规提质,也拓宽了非专业村的产业发展之路。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脱贫地区要珍惜来之不易的成果,地方政府要积极和金融机构合作,传递好农村金融“信用接力棒”,让金融活水持续流进乡村田野,进一步促进乡村振兴。

作者/出处:经济日报 阅读次数 [2209]

上一篇  下一篇   
栏目最新内容 | NEW
 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致富带头人培训班在湖南湘西举办 
 全国农垦粮油生产能力提升现场交流会在北大荒召开 
 2025年庆丰收农业农村法律知识线上竞答活动今日正式启动 
 农业机械化标准审查会在西安召开 18项农业行业标准通过审查 
 优化丰收奖导向 提升农技推广服务效能 
 全国夏粮收购超1亿吨 
 我国培育出一批高油高产大豆新品种 
 我国育成一批高产耐密宜机收玉米新品种 
 刘国中在黑龙江调研时强调 全力以赴夺取秋粮丰收 持续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栏目热门信息 | HOT
松原市启动“数字农业”项目  [48631]
吉林省农机推广工作会议在长春召开 [42969]
吉林省举办玉米收获机械田间生产考核及检测培训班 [42838]
吉林省召开玉米、大豆机械化收获研讨会 [42800]
省农委纪检专员到我站检查督导先进性教育活动 [42676]
吉林省农委副主任陈巳深入联系点参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41464]
吉林在发展县域经济中应选择食品工业   [41219]
吉林省农委举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专题报告会 [41027]
吉林省农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动员阶段总结暨转段动员会召开 [40899]
抽样调查显示:九成乡镇农技人员转向农资经营创收 [40489]
   

图们农业机械化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