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闻资讯 政策法规 科技推广 安全监理 教育培训 农机维修 农机服务 农机机构  
 
  您的位置>>首页>>综合信息>>综合要闻
请选择字号【 】 
 
莫让农资上涨影响农民增收
2021-12-7

今年春耕以来,部分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10月中旬,尿素和复合肥价格同比分别增长80.4%和43.9%。农资价格过快上涨推高粮食生产成本,挤压了农民种粮收益,三季度以来,农民务农收入增速明显放缓。

农资价格暴涨暴跌不利于稳定农户种植预期,不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近期,我国出台了多项保供稳价的调控措施,如投放化肥储备、扩大化肥铁路优惠运价范围、严厉打击市场囤积居奇,农资价格上涨势头一定程度上得到遏制。

“大国小农”是我国基本国情和农情,当前和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小农户仍然是我国粮食生产最重要的主体。小农户规模化经营不足,市场议价能力弱,抵御风险能力也较弱。帮助小农户应对农资价格波动事关粮食安全全局,需要从政策层面上整体统筹、配套支持。

一要健全农业补贴长效机制。在加大粮食调控力度,确保粮食价格在合理范围内波动的基础上,继续深化粮食收储制度改革,推动政策补贴对象逐步由粮食价格转向农民个体,更加直接地缓解农资价格上涨对农民收入造成的不利影响。今年以来,中央财政对种粮农民的一次性补贴资金额达到200亿元,突出补贴的针对性、精准性,有效地稳定了农民种粮的相对收益。

二要充分发挥农业保险作用。近年来,我国不断扩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实施范围,提高农民抵御风险能力,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农业保险从“保成本”向“保收入”转变,对抵御农业生产经营风险、确保种粮收入、稳定投保农户的种植收益预期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要加强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小农户与龙头企业的利益联结机制,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提升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水平,逐步把小农户引入农业现代化轨道,从根本上提升小农户应对风险能力,增加种粮收益。

四要发展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当前,农产品生产分散,很难大批量直接进入市场。因此,需要培育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订单农业,为小农户提供及时有效的低成本服务,引导农民有组织地进入市场,提高农产品竞争力。

作者/出处:经济日报 作者:江文文 阅读次数 [2074]

上一篇  下一篇   
栏目最新内容 | NEW
 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致富带头人培训班在湖南湘西举办 
 全国农垦粮油生产能力提升现场交流会在北大荒召开 
 2025年庆丰收农业农村法律知识线上竞答活动今日正式启动 
 优化丰收奖导向 提升农技推广服务效能 
 全国夏粮收购超1亿吨 
 我国培育出一批高油高产大豆新品种 
 我国育成一批高产耐密宜机收玉米新品种 
 刘国中在黑龙江调研时强调 全力以赴夺取秋粮丰收 持续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国内科研院所加快研发推广专用小型收获机械 丘陵山区开来收豆“神器”
栏目热门信息 | HOT
松原市启动“数字农业”项目  [48613]
吉林省农机推广工作会议在长春召开 [42943]
吉林省举办玉米收获机械田间生产考核及检测培训班 [42822]
吉林省召开玉米、大豆机械化收获研讨会 [42778]
省农委纪检专员到我站检查督导先进性教育活动 [42658]
吉林省农委副主任陈巳深入联系点参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41443]
吉林在发展县域经济中应选择食品工业   [41198]
吉林省农委举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专题报告会 [41009]
吉林省农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动员阶段总结暨转段动员会召开 [40871]
抽样调查显示:九成乡镇农技人员转向农资经营创收 [40472]
   

图们农业机械化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