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闻资讯 政策法规 科技推广 安全监理 教育培训 农机维修 农机服务 农机机构  
 
  您的位置>>首页>>综合信息>>综合要闻
请选择字号【 】 
 
下好保障粮食安全“先手棋”
2021-12-16

   围绕粮食等初级产品的供给保障,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节约优先,实施全面节约战略”“要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提高农机装备水平,保障种粮农民合理收益,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解决好14亿多人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我国粮食产量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实现“十八连丰”,这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但居安当思危,粮食安全这根弦丝毫不能放松。世纪疫情冲击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我国经济运行面临新的下行压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就能让我们更有信心和底气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因此必须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

当前,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在供需两侧都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从中长期看,我国的粮食需求在数量上仍有增长空间,在质量上也有提升空间,粮食供求紧平衡态势仍将在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维持。粮食与食物浪费的现象仍一定程度存在。从生产与供给侧看,自2020年以来,各地强化激励约束并落实粮食生产责任,防止耕地“非粮化”取得阶段性成效,但农民种粮收益不高的问题仍然突出,继续防止耕地“非粮化”仍有较大压力。此外,洪涝灾害等极端天气频发,如何做好粮食生产中的防灾减灾工作,已成为做好粮食稳产增产工作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与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背景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要下好“先手棋”,重点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并推动节粮减损取得明显成效。

要深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在落实藏粮于地方面,要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加快建设旱涝保收、绿色生态的高标准农田。在落实藏粮于技上,一方面要全面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持续发挥品种改良在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上的作用,特别是缩小玉米单位面积产量与世界领先水平的差距;另一方面要发展壮大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小农户种粮的节本增效,并实现其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

要充分调动农民种粮和地方抓粮的积极性。继续健全完善以农民收入性补贴、产粮大县奖励资金为代表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和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进一步提高财政补贴的效率,挖掘政策潜力。此外,要积极引导粮食加工产业集聚的形成,加快建设粮食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三链协同”的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推动粮食主产区的资源优势和生产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

要持续推进粮食减损工作。一是推进制度减损,以立法等方式,完善减少粮食损失浪费的制度体系,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强化节约意识。二是推进设施减损,加强粮食仓储和流通设施建设,提高粮食散储、散运、散装、散卸“四散化”运输的比例。三是推进技术减损,以技术创新与工艺改进等方式为手段,增强粮食播种环节与收获环节上的机械精细化程度。四是推进防灾减损,强化信息技术运用,加强对气象灾害、病虫害的监测预警,健全完善粮食防灾减灾体系。五是推进消费减损,加大节粮减损的宣传教育力度,继续营造全社会爱粮节粮的良好氛围,坚决制止“舌尖上的浪费”。

(作者单位: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

作者/出处:经济日报 作者:高 鸣 阅读次数 [2004]

上一篇  下一篇   
栏目最新内容 | NEW
 优化丰收奖导向 提升农技推广服务效能 
 全国夏粮收购超1亿吨 
 我国培育出一批高油高产大豆新品种 
 我国育成一批高产耐密宜机收玉米新品种 
 刘国中在黑龙江调研时强调 全力以赴夺取秋粮丰收 持续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国内科研院所加快研发推广专用小型收获机械 丘陵山区开来收豆“神器”
 中国—澳大利亚农业联委会第十五次会议 在澳大利亚召开
 社会力量助力乡村振兴座谈会在甘肃召开
 农业农村部、水利部召开农田沟渠整治和平原涝区治理工作推进视频会强调 真抓实干落实关键举措 进一步提升农田防灾减灾能力
栏目热门信息 | HOT
松原市启动“数字农业”项目  [48606]
吉林省农机推广工作会议在长春召开 [42938]
吉林省举办玉米收获机械田间生产考核及检测培训班 [42817]
吉林省召开玉米、大豆机械化收获研讨会 [42770]
省农委纪检专员到我站检查督导先进性教育活动 [42651]
吉林省农委副主任陈巳深入联系点参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41436]
吉林在发展县域经济中应选择食品工业   [41191]
吉林省农委举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专题报告会 [41006]
吉林省农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动员阶段总结暨转段动员会召开 [40866]
抽样调查显示:九成乡镇农技人员转向农资经营创收 [40466]
   

图们农业机械化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