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闻资讯 政策法规 科技推广 安全监理 教育培训 农机维修 农机服务 农机机构  
 
  您的位置>>首页>>综合信息>>综合要闻
请选择字号【 】 
 
让数字技术融入乡村生活——我省数字乡村建设纪事
2022-1-7

   我省把数字乡村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推广智慧农业、直播带货、共享课堂,让数字技术融入乡村生活,成为乡村治理的“好帮手”。

  数字乡村 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

  2021年备春耕,梨树县宏旺农机农民合作社理事长张文镝在掌握土壤墒情、温度方面,再也不用像往年那样三天两头往地里跑了。当地政府免费给张文镝添置了一套无线农业气象综合监测站,老张叫它“气象哨”。有了它,稳坐家中就能第一时间精准了解农业气象。

  过去老张通过天气预报估摸气温和降水,大范围预报摸不准小区域的“脉”,有时会发生刚刚施完肥就突然下雨的情况,不仅效果差还浪费钱。有了这个监测站,大田里的摄像头、传感器,直接就把数据传到县里黑土地保护监测中心。省内外的栽培、植保、土肥、气象等方面的专家在线服务,实时给出的指导意见第一时间就发送到张文镝的手机里。

  2021年春耕生产之前,梨树县投入将近500万元,建成了41个无线农业气象综合监测站,平均每10万亩大田就有一个。这些海量数据汇集到黑土地保护监测中心,全县304个自然村,村村有了自己的施肥报告;坡岗地、山坡地、风沙地,因地制宜推出适宜播种时间;关键时刻,无人机还会出动,实时掌握天气信息。

  网络铺就的“信息高速路”,给乡村产业带来了实惠。在和龙市八家子镇桑黄基地,物联网监控云管理系统的广泛应用,精准控制温度、湿度,给“难伺候”的真菌桑黄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基地的桑黄种植量已经超过百万段。

  2021年,和龙市已建成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76个村级电商服务站带动乡村经济实现“弯道超车”。一季度,这里的大米、桑黄、辣白菜等农副产品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1.4亿元。

  美丽乡村建设,持续享受着互联网释放的数字红利。在吉林,一些乡镇与中国铁塔公司合作建设“数字监管平台”,为乡村治理装上“智慧大脑”。铁塔上一个个高清摄像头,让农村社会治理有了千里眼。借助互联网,一个个城乡“同步课堂”,破除了城乡教育资源壁垒,解决了农村薄弱学校开不出、开不足、开不好国家规定课程的问题。

  数字乡村 为乡村发展添“智”提“质”

  为全面推进数字乡村建设高质量发展,吉林市龙潭区充分发挥信息化驱动引领作用,重点加强整体规划设计,充分发挥政府主体作用,制订《龙潭区数字乡村建设实施方案》,全面推动涉农资源要素整合,完善产业、财政、金融、教育、医疗等配套政策措施。夯实数据服务基础,从技术支撑、数据存储、政务服务、企业服务、综合服务5个方面,完善基层数据管理服务平台。推进城乡产业协同,调动社会资源力量,推动“互联网+一二三产业”项目化,促进城乡供应链体系、运营服务体系和支撑保障体系协同。加快乡村治理数字化,围绕人和土地这两个核心要素,加快数据化进程,进一步完善业务数据、空间地理信息数据、遥感数据、高精度北斗定位数据叠加的综合治理服务体系。提升“三农”信息服务能力,完善龙潭区三农基础数据“一张图”服务平台、经营主体及生产资料供应链服务平台、农产品质量追溯服务平台、乡村振兴APP的开发应用,建设基层数据管理服务平台。探索可持续发展机制,提高对产品创新、技术创新、资产运营、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等管理水平,建立数字化惠民进村、农产品出村进城数字供应链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数字“长安” 让乡村长治久安

  将视频图像信息系统下延至县、乡、村,拓展系统在安防、社会治理、智慧交通、民生服务、生态建设等领域应用,实现治安防控“全覆盖、无死角”……正在建设中的“农安长安”工程计划投资1.69亿元,新建大数据中心和县、乡、村三级指挥中心,接入摄像头1万个以上,打造群众性治安防控工程。

  走进“农安长安”工程统一管理平台,大屏幕墙上不断更新着数据信息。“这个平台共有40个分系统、300个功能。”工作人员介绍,该平台具有应急预案、应急值守、信息直报、通知通告、视频会议、视频监控、人脸识别、统计分析、深度研判等功能,可以实现对信息对象关系圈的深度挖掘,为城市管理提供准确有效的信息和数据。

  搭建起了平台,如何实施精细化管理?“农安长安”工程研发了手机APP指挥版、政务版、民生版,通过手机APP可以完成移动执法、移动办公、移动会议和惠民应用。在农安县的22个乡镇,活跃着3000余名综治协管员,他们每个人的手机上都装有“农安长安”APP,让现代化、信息化的治安防控手段遍及各乡镇、村屯。

  目前,“农安长安”工程已完成40%以上,360度全景“守望者”摄像机、移动执法车、移动执法终端、巡逻无人机等先进设备也被应用到工程中。“农安长安”工程领导小组负责人表示,未来,该工程将在社会治安、安全生产、教育卫生、环境保护、现代农业等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最终实现“数字农安”建设。

  此外,我省还实施数字农业创新工程,完善省级数字农业云平台建设,重点推进玉米(水稻)全产业链大数据平台、梅花鹿人参食用菌单品大数据平台、农村经营主体管理平台推广应用。推进信息进村入户,覆盖55个县(市、区、开发区),累计建成益农信息社8030个,建设省级物联网应用示范点100个。发挥“吉农码”对数字乡村建设重要推动作用,让手机成为新农具、数据成为新农资、农民成为新农人、农业成为令人羡慕的新行业,让乡村幸福生活触手可及。同时,提高乡村治理能力,让各项惠农政策“落地开花”,积极抢抓现代农业信息化发展机遇,以数字赋能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目前,我省农业信息化在全国实现“五个第一”:12316、12582平台与农民互动服务量全国第一,农业电子商务进村入户全国第一单,测土配方施肥手机信息服务覆盖面全国第一,易农宝APP省域用户量全国第一,中国移动服务农业示范基地全国第一个。我省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信息进村入户首批试点省、农业电子商务试点省和物联网区域试验试点省。

  2021年,我省还在推进产业递接、信息服务数字化进程、互联网+农村政务服务平台项目建设等方面重点发力,形成共建共享、互联互通、各具特色、交相辉映的数字乡村新格局。

作者/出处:吉林日报 阅读次数 [2505]

上一篇  下一篇   
栏目最新内容 | NEW
 优化丰收奖导向 提升农技推广服务效能 
 全国夏粮收购超1亿吨 
 我国培育出一批高油高产大豆新品种 
 我国育成一批高产耐密宜机收玉米新品种 
 刘国中在黑龙江调研时强调 全力以赴夺取秋粮丰收 持续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国内科研院所加快研发推广专用小型收获机械 丘陵山区开来收豆“神器”
 中国—澳大利亚农业联委会第十五次会议 在澳大利亚召开
 社会力量助力乡村振兴座谈会在甘肃召开
 农业农村部、水利部召开农田沟渠整治和平原涝区治理工作推进视频会强调 真抓实干落实关键举措 进一步提升农田防灾减灾能力
栏目热门信息 | HOT
松原市启动“数字农业”项目  [48600]
吉林省农机推广工作会议在长春召开 [42933]
吉林省举办玉米收获机械田间生产考核及检测培训班 [42816]
吉林省召开玉米、大豆机械化收获研讨会 [42763]
省农委纪检专员到我站检查督导先进性教育活动 [42647]
吉林省农委副主任陈巳深入联系点参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41434]
吉林在发展县域经济中应选择食品工业   [41183]
吉林省农委举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专题报告会 [41001]
吉林省农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动员阶段总结暨转段动员会召开 [40857]
抽样调查显示:九成乡镇农技人员转向农资经营创收 [40464]
   

图们农业机械化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