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闻资讯 政策法规 科技推广 安全监理 教育培训 农机维修 农机服务 农机机构  
 
  您的位置>>首页>>综合信息>>综合要闻
请选择字号【 】 
 
减少“水孔”!中国科学家发现让水稻更抗旱的新基因
2022-5-26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生长过程需水量大,优化其节水抗旱性状事关百姓“饭碗”。近日,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首席科学家罗利军团队最新发现了一个能让水稻更抗旱的基因OsRINGzf1,该基因通过减少细胞上的水分通道来减少细胞失水,提高植株在干旱条件下的保水能力。成果在线发表于植物学国际知名期刊《植物生物技术杂志》。

  “我们做了长期的抗旱性遗传研究,用大量干旱条件和正常条件对比寻找调控抗旱性的基因,通过精细定位在水稻第四染色体上发现了OsRINGzf1。”文章通讯作者、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副研究员刘鸿艳介绍说。
  第一作者、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与华中农业大学联合培养博士陈守俊介绍,超表达该基因(即增加该基因)增强了水稻对干旱胁迫及盐胁迫的抗性,相反,敲除该基因使水稻对干旱更为敏感。在干旱条件下,超表达该基因的水稻产量比对照组高10%以上,从而减少干旱带来的产量损失。
  研究人员进一步分析揭示其调节抗旱机制——可以与OsPIP2;1等6个水通道蛋白结合,在OsPIP2;1的降解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刘鸿艳解释说:“该基因会给水通道蛋白打标记,被打上标记的水通道蛋白将被带到蛋白酶体那里去降解掉。”
  水通道蛋白就是细胞膜上的“水孔”,为水分跨细胞运输提供通道。水分会通过水通道蛋白进入到细胞间隙,再从间隙来到叶表皮下的气孔处,进而在蒸腾作用下蒸发到空气中。因此,当OsRINGzf1基因增加,水稻的“水孔”减少,水分的流失自然减少。
  罗利军团队自20世纪末在全世界范围内收集水稻种质资源,在我国建成水稻功能基因资源库,建立节水抗旱稻理论与育种体系,以“旱优73”为代表的节水抗旱稻新品种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

作者/出处:新华网 阅读次数 [3032]

上一篇  下一篇   
栏目最新内容 | NEW
 刘国中在黑龙江调研时强调 全力以赴夺取秋粮丰收 持续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国内科研院所加快研发推广专用小型收获机械 丘陵山区开来收豆“神器” 
 中国—澳大利亚农业联委会第十五次会议 在澳大利亚召开 
 社会力量助力乡村振兴座谈会在甘肃召开 
 农业农村部、水利部召开农田沟渠整治和平原涝区治理工作推进视频会强调 真抓实干落实关键举措 进一步提升农田防灾减灾能力 
 2024年底全国耕地面积达19.4亿亩 
 第三届中国·吉林白城苏打盐碱地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田治理大安模式技术经验交流会举行 
 第二十四届长春农博会签约额达42亿元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坚定不移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栏目热门信息 | HOT
松原市启动“数字农业”项目  [48556]
吉林省农机推广工作会议在长春召开 [42889]
吉林省举办玉米收获机械田间生产考核及检测培训班 [42779]
吉林省召开玉米、大豆机械化收获研讨会 [42694]
省农委纪检专员到我站检查督导先进性教育活动 [42601]
吉林省农委副主任陈巳深入联系点参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41394]
吉林在发展县域经济中应选择食品工业   [41132]
吉林省农委举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专题报告会 [40973]
吉林省农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动员阶段总结暨转段动员会召开 [40831]
抽样调查显示:九成乡镇农技人员转向农资经营创收 [40433]
   

图们农业机械化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