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闻资讯 政策法规 科技推广 安全监理 教育培训 农机维修 农机服务 农机机构  
 
  您的位置>>首页>>综合信息>>综合要闻
请选择字号【 】 
 
多地夏收全面完成 端牢饭碗添底气
2022-7-1

   眼下,河南、山东、河北、山西等夏粮主产区小麦收获均已收官。总体来看,今年全国小麦比去年增产,质量好于常年,丰收已成定局。

  专家表示,夏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第一季,丰收是重要风向标。今年我国夏粮再获丰收,有利于稳供给、稳价格、稳预期。同时,由于今年春播部分面积增加、已初步具备良好的苗情基础,夏播部分面积基本稳定,预计今年秋粮整体生产情况较好,有较大可能丰收,为全年粮食稳产增产提供了坚实支撑。

  多地夏收收官 丰收成定局

  “种了这么多年的地,就数这茬小麦种得最晚,却收成最好!”夏收时节,山东阳谷县阿城镇常楼村种粮大户常绍兵心情不错。

  去年的黄河流域秋汛和紧随而至的低温天气,让常绍兵流转的150亩地直到去年12月初还没播种。6个月过去,收成出乎他的意料,已收地块的小麦亩产超过1300斤。“往年都是1000斤左右,种得好的也就1100斤。”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眼下,全国夏粮小麦大规模收获已经结束,河南、安徽、山东、河北、山西等9省已收获超3亿亩。今年夏粮小麦增产丰收已成定局,质量好于常年。

  在山东德州禹城市伦镇,当地小麦穗大粒多、颗粒饱满。记者随手拔下一个麦穗,搓下的麦粒足足有54颗。在河南浚县,今年全县小麦平均产量达到573.2公斤,30万亩高标准良田示范方平均产量达到585.3公斤。“取得如此高的产量,这是我们万万想不到的,比预期好的多。”浚县农业农村局种植科科长马宏燕说。

  在中储粮济南直属库,记者看到,今年一类麦收购价格为每斤1.54元。“根据我们的田间调查,今年的小麦硬质率、出粉率都比去年高。”质检监督员胥延婷说。

  “夏粮丰收是重要风向标。”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曹慧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在去年秋汛导致多地小麦晚播的不利局面下,今年全国小麦比去年增产,好于预期,好于常年,成果来之不易,为全年粮食稳产打下基础。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我国夏粮再度丰收,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对于粮价总体保持平稳至关重要。“截至2021年,我国粮食产量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74公斤,远超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粮食安全标准线,实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目标,为稳定粮价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农村室副主任、副研究员张义博说。

  好政策叠加硬科技 助力小麦稳产增收

  “小麦丰收一般离不开三个因素,分别是人努力、天帮忙、政策好。今年人努力和政策好尤其重要。”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韩一军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

  为了保证夏粮丰收,中央和地方都采取了一系列超常超强力度的举措,后天努力改变了冬小麦的“先天不足”。

  “去年国庆之后,农业农村部就派出专家组和工作组赴重点地区指导‘三秋’生产,各地也千方百计稳住冬小麦播种面积。”曹慧说,如河北对“立冬后种麦”的每亩补助150元。经过多方努力,冬小麦面积基本与去年相当,稳定在3.36亿亩,奠定了丰收的面积基础。

  面积虽然保住了,但越冬前苗情长势依然复杂。各类不利因素叠加——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农资价格持续上涨、国际农产品供应链风险增加,给今年夏粮生产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为此,中央财政分两次拿出300个亿来实施实际种粮农民的一次性补贴,降低种粮成本,稳住农民种粮积极性。中央财政还投入了40多亿元用于“一喷三防”病虫害防治、防干热风等田间管理。

  扭转不利局面,确保稳产丰收,离不开科技助力。在山东、河北、河南等多地,农业技术人员实打实蹲守田间地头,开展小麦促弱转壮关键技术指导。

  在山东泰安肥城县,当地干部向记者介绍,通过集成推广小麦“减垄增地”模式,在土地面积不变的基础上,应用新的种植模式、水肥管理技术,打掉田垄使有效种植面积增加了10%左右、亩产提升120斤以上。

  “据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调度数据,12个小麦主产省冬前三类苗约1亿亩,约占三分之一。”韩一军说,在一系列稳产措施的共同努力下,4月底我国小麦收获前,一二类苗就已经达到93%,接近往年正常水平。

  夏播夏管有序展开 夺取全年粮食丰收

  夏粮是粮食生产第一战,占全年粮食产量四分之三的秋粮是重头戏。夺取全年粮食丰收,夏播、夏管正在有序展开。

  指导南方地区早稻增穗数、提粒重,加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服务,谋划落实冬油菜扩种任务……日前召开的农业农村部常务会议作出一系列部署,全力以赴夺取全年粮食丰收。

  据农情调度,目前,全国夏播粮食播种已过八成,除双季晚稻外,大豆、玉米、中稻播种栽插接近尾声。

  “总体来看,我国秋粮生产具备良好基础,其中,春播部分面积增加、已初步具备良好的苗情基础,夏播部分面积基本稳定。预计秋粮整体生产情况较好,有较大可能丰收。”韩一军说。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夏播带状复合种植是大头,占全年任务的三分之二。当前,16个省份示范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1500万亩的任务已大部完成,将有力提升粮油供给能力,让中国“油瓶子”里尽可能多装中国油。

  韩一军表示,夏粮丰收和秋粮生产基础好,为全年粮食稳产增产提供了坚实支撑,但粮食生产仍存在一些风险值得关注,一刻也不能放松。要进一步压实责任,确保夏播面积稳定;加强技术指导服务,切实提高关键技术到位率和覆盖面;提早防范阶段性旱涝灾害和防治病虫害。

  放眼长远,仍要持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施“藏粮于地”战略,从严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黑土地保护,强化粮食生产资源保障。落实“藏粮于技”战略,大力推进种业等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作者/出处:经济参考报 阅读次数 [3030]

上一篇  下一篇   
栏目最新内容 | NEW
 刘国中在黑龙江调研时强调 全力以赴夺取秋粮丰收 持续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国内科研院所加快研发推广专用小型收获机械 丘陵山区开来收豆“神器” 
 中国—澳大利亚农业联委会第十五次会议 在澳大利亚召开 
 社会力量助力乡村振兴座谈会在甘肃召开 
 农业农村部、水利部召开农田沟渠整治和平原涝区治理工作推进视频会强调 真抓实干落实关键举措 进一步提升农田防灾减灾能力 
 2024年底全国耕地面积达19.4亿亩 
 第三届中国·吉林白城苏打盐碱地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田治理大安模式技术经验交流会举行 
 第二十四届长春农博会签约额达42亿元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坚定不移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栏目热门信息 | HOT
松原市启动“数字农业”项目  [48542]
吉林省农机推广工作会议在长春召开 [42875]
吉林省举办玉米收获机械田间生产考核及检测培训班 [42766]
吉林省召开玉米、大豆机械化收获研讨会 [42676]
省农委纪检专员到我站检查督导先进性教育活动 [42584]
吉林省农委副主任陈巳深入联系点参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41381]
吉林在发展县域经济中应选择食品工业   [41118]
吉林省农委举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专题报告会 [40965]
吉林省农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动员阶段总结暨转段动员会召开 [40823]
抽样调查显示:九成乡镇农技人员转向农资经营创收 [40428]
   

图们农业机械化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