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闻资讯 政策法规 科技推广 安全监理 教育培训 农机维修 农机服务 农机机构  
 
  您的位置>>首页>>综合信息>>综合要闻
请选择字号【 】 
 
如何破解粮食生产的“水瓶颈”
2023-3-23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3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之一是,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部署的第一项重点任务,就是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

  我国现有耕地面积19.18亿亩,但现有耕地灌溉面积仅为10.44亿亩,耕地灌溉率54%,有近半数耕地仍是“望天田”。粮食生产,基础在水。中国科学院研究表明,在影响粮食产量的诸要素中,水利的贡献率达40%以上。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副院长李原园表示,北方大部分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过度或接近过度,很多灌区靠超采地下水和过度开发利用水资源维持。粮食连年丰收的背后,人多地少水缺的矛盾日益凸显。

  如何破解粮食生产的“水瓶颈”?李原园表示:“提高粮食及重要农产品保障的核心是要建设旱能灌、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要提高耕地产能,把饭碗端得更牢,就意味着要把更多的农田变成良田。他建议,各地综合考虑气候降水条件和农业种植结构,科学合理确定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与布局,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实施灌溉水源工程、骨干灌排渠道工程和田间灌排渠系,优先在耕地灌溉面积上建设高标准农田。

  “要结合国家水网建设提升重点地区的农田灌排保障能力。”李原园认为,应结合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建设,布局建设一批重点灌区、水资源开发利用过度区水资源调配和灌区水源置换工程。加快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尽快形成国家水网主网,提升黄淮海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和灌溉供水安全水平,稳定华北粮食产能;同时,推进东北、西北、西南和东南等区域水网建设,完善区域水资源配置体系供水保障网络和灌排保障体系,破解制约我国灌溉发展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水资源瓶颈。

  “灌溉耕地生产了我国约95%的果类产品和经济作物类产品。耕地灌溉面积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农村经济发展及农民增收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主席高占义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高占义指出,目前,我国农田水利设施不配套、工程老化、建设标准低的问题依然存在,基层水利工程投资不足、建设进度滞后于国家现代化建设要求,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管护还没有形成长效机制。

  “灌区工程和农田水利工程设施是基础性民生工程,既涉及千万百姓的利益,也是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大事。”他建议,国家进一步出台加强对灌区和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具体倾斜优惠政策,确保灌区和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赶上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末班车。

  投资层面,高占义认为,各级政府投资应加大对灌区和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投入,推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用于水利建设。同时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积极探讨试点在粮食种植区灌排工程建设与管理收益相对较低的条件下如何合理确定政府投资和社会资本投资两只手发力的力度和出资比例。

  “农田水利工程是系统工程,面广量大。要用系统治理的思路和措施,精准定位和解决基层水利‘最后一公里’各方面的问题,统筹策划实施好基层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高占义说。

作者/出处:中国青年报 阅读次数 [1959]

上一篇  下一篇   
栏目最新内容 | NEW
 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信息平台上线试运行 
 粮食生产技术集成创新高地建设交流研讨会在吉林公主岭召开 
 张治礼会见俄罗斯滨海边疆区行政长官科热米亚科 
 农业农村部召开全国严格品种管理推进会 
 9月23日我国迎来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 
 触摸智慧高效 汉诺威国际农机展将于11月9日拉开大幕 
 全国热作产业发展现场推进会在广东茂名召开
 全国东西部协作培训班在福建宁德举办
 2025年农民教育培训教师说课大赛 全国半决赛顺利举办
栏目热门信息 | HOT
松原市启动“数字农业”项目  [48281]
吉林省农机推广工作会议在长春召开 [42605]
吉林省举办玉米收获机械田间生产考核及检测培训班 [42582]
吉林省召开玉米、大豆机械化收获研讨会 [42358]
省农委纪检专员到我站检查督导先进性教育活动 [42322]
吉林省农委副主任陈巳深入联系点参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41166]
吉林在发展县域经济中应选择食品工业   [40891]
吉林省农委举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专题报告会 [40773]
吉林省农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动员阶段总结暨转段动员会召开 [40635]
抽样调查显示:九成乡镇农技人员转向农资经营创收 [40235]
   

图们农业机械化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