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闻资讯 政策法规 科技推广 安全监理 教育培训 农机维修 农机服务 农机机构  
 
  您的位置>>首页>>综合信息>>综合要闻
请选择字号【 】 
 
探寻寒地农业发展和国际合作多元路径
2023-11-21

  瑞雪纷飞,银装素裹。长白山下,北国春城。


  11月17日,世界寒地农业国际合作发展论坛在吉林省长春市举办。作为2023年世界寒地冰雪经济大会的重要活动之一,本次论坛以“发展世界寒地农业 共享寒地美好未来”为主题。相关国际组织代表、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商寒地农业资源保护与利用,探寻寒地农业发展和国际合作的多元路径。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农业行业分会秘书长马洪涛表示,寒地农业是寒地冰雪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论坛是首个聚焦寒地农业发展的盛会,邀请各方深入交流寒地农业的实践经验、时代特征和未来需求,凝聚推动寒地农业发展的共识,为保障世界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注入动能。

  凝聚寒地农业资源保护共识

  寒地是基于生态气候条件划分的一种重要的地域类型,因地处高纬度、高海拔,寒地农业具有热量资源有限,无霜期短等特点,种植养殖业地域特征明显。从中国东北到东欧平原,从美国密西西比到哈萨克斯坦北部,寒地农业区分布广泛,是粮食的主产区,一些还是重要的黑土区和化肥主产区。

  寒地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寒地农业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与会专家认为,黑土地是重要的寒地农业资源,东北黑土区是我国主要粮食生产基地之一,被誉为粮食安全的“压舱石”。保护黑土地就是保护我国粮食生产的根基和稳定。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所长姜明表示,以东北黑土区为例,当前我国黑土地正面临有机质下降,黑土层变瘦、变薄、变硬等问题,土壤质量下降威胁着粮食和生态安全。应从加强系统监测、加大基础研究科研投入、加强侵蚀沟治理、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协同等方面开展黑土保护性利用。

  以南美洲黑土地为例,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国际黑土联盟主席米格尔·安吉尔·塔博达介绍了目前世界黑土地的情况。其中,南美洲潘帕斯草原的黑土地面临的主要威胁包括土壤侵蚀、水土流失、肥力下降、土壤盐碱化和板结等,以及除草剂污染、生物多样性丧失等潜在威胁。他表示,南美地区的黑土地是当地农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希望决策者关注相关问题,制定适当的法规,为当地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寒地作物的种质资源保护是寒地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草业研究所所长申忠宝介绍,目前黑龙江已建立起我国唯一的寒地作物种质资源库,是全国拥有寒地作物资源数量最多的省份。寒地作物种质资源库的建立,对黑龙江省乃至全国的寒地作物种质资源保护,推动寒地作物育种,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探寻寒地农业发展多元路径

  除了寒地农业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与会专家与企业代表还就寒地农业产业发展碰撞思想,探寻寒地农业的多元发展路径。

  “寒地的概念可以从‘寒’和‘地’两个角度来理解。‘寒’代表气候寒冷,但这种寒冷带给农业的影响并不完全是负面的。气候寒冷会导致积雪时间长、有减少病虫害、缓解春寒的好处。‘地’则是黑土地,代表着较高的土地质量。”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余志刚认为,寒地有着独特的资源禀赋,应立足优势,发展寒地特色农业产业模式。

  发展寒地特色种植产业可能是路径之一。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副研究员李圆圆认为,藜麦耐盐碱、耐干旱,部分品种耐低温,是适宜在寒地、旱地以及盐碱地发展的产业。可以利用国际合作收集藜麦种质资源,针对寒地进行本土化育种,提高现有藜麦品种的产量和品质,发展寒地藜麦产业。

  除了特色种植业,不少畜牧业发展的优势区也分布在寒地。据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集团事务部高级总监张永霞介绍,我国的优质奶源和上游牧场主要分布在三北地区。东北有着丰富的气候资源和饲料资源,适合奶牛养殖,奶业发展潜力巨大。

  渔业也是寒地农业的重要产业之一。吉林省水产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杜晓燕表示,除了寒地,寒水也是非常重要的农业资源。寒冷水域出产的鱼非常优质,寒地冷水鱼渔业发展前景广阔。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目前世界寒冷地区的渔业资源面临着衰退的威胁,可以通过技术合作、资源养护、渔业管理等多种形式,促进寒地渔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与会专家认为,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升级和适宜品种选育取得进展,寒地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步增长,成为了保障全球粮食安全的积极力量。寒地农业的内涵不断丰富,已经突破了单纯的种植养殖业范畴,寒地特色食品加工、寒地农业生态旅游等新业态的出现促进了寒地农业多元化发展,真正将冰天雪地转化成了金山银山。

  “寒地经济正在蓬勃发展,对于寒地农产品的需求正快速增长。我们可以通过加强‘一带一路’倡议下国际农业合作,让更多人了解寒地农业产品及其产业优势。”埃及工业与外贸部首席经济学家希沙姆·阿布·巴克尔·梅特沃利说。

  世界正在经历变暖,气候变化也会影响寒地农业。因此,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对寒地农业的影响需要各方广泛关注与支持。马洪涛表示,发展寒地农业需要各国加强交流合作,共同助力寒地农业在粮食安全、生态保护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出处: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张震宇 见习记者 丁伶俐 阅读次数 [2963]

上一篇  下一篇   
栏目最新内容 | NEW
 [大数据观察] 大国粮仓的升级故事——全国粮食标准仓房完好仓容超7亿吨 
 加强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推进会在山东潍坊召开 
 2025乡村振兴(长沙)论坛举行 
 2025年中国农机出口市场涨势强劲 预计全年出口额增幅在10%以上 
 聚全球智慧 绘农业新卷——写在第二十四届长春农博会举办之际 
 韩俊在农业农村部直属单位调研时强调 聚焦主责主业 扎实干事创业 以新作风新作为支撑服务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持续抓好抗灾夺丰收各项工作 确保完成全年粮食生产任务目标 
 丘陵山区花生全程机械化现场演示交流活动在四川井研举办 
 深化吉粤合作促进“吉字号”特产走出去工作座谈会在长春举行 
栏目热门信息 | HOT
松原市启动“数字农业”项目  [47932]
吉林省举办玉米收获机械田间生产考核及检测培训班 [42319]
吉林省农机推广工作会议在长春召开 [42241]
省农委纪检专员到我站检查督导先进性教育活动 [41950]
吉林省召开玉米、大豆机械化收获研讨会 [41871]
吉林省农委副主任陈巳深入联系点参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40877]
吉林在发展县域经济中应选择食品工业   [40550]
吉林省农委举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专题报告会 [40494]
吉林省农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动员阶段总结暨转段动员会召开 [40359]
抽样调查显示:九成乡镇农技人员转向农资经营创收 [39950]
   

图们农业机械化信息网